2020年02月14日 20:15:40 来源:网络整理 作者:王峰
记者日前从河东区体育局获悉,为扩大公共体育服务供给,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,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
原标题:家门口有了“健身房”
记者日前从河东区体育局获悉,为扩大公共体育服务供给,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,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,自7月5日起,河东区“创建体育社区”室内健身器材安装工作正式启动,目前正在各街道社区稳步推进。体育社区室内体育设施功能完善后,社区居民可就近方便地享受公共体育服务。
日前,记者来到室内健身器材已经安装完成的上杭路街道红星国际社区,看到白色的墙壁上贴满彩色的运动图案和宣传文字,蓝色的地胶衬托得室内格外的干净整洁。摆放整齐的健身器材在室内充足的照明中让人充满了健身的兴致。记者看到在50平方米的健身室内,共有8台健身器材,还配有空调、休息座椅等基本设施,室内空间充足,可满足居民日常的锻炼需求。上杭路街道科教文卫事业科科长陈强说:“相对于室外锻炼对天气和季节有要求,室内锻炼则舒适方便的多,可以为有健身需求的居民带来极大的便利。这几天,来居委会办事的居民们看到崭新的室内体育器材后,都说以后居民们又多了个健身娱乐的场所,都盼着设施可以尽快投入使用呢。”
随后,记者又来到常州道街道东惠东瑞社区,这里的健身室已铺设好地胶,工人正在安装调试体育健身器材。为使河东区群众体验到更多的改革成果获得感,区体育局今年率先在全市启动了“体育社区建设”工作。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“之前我们已经完成了体育社区前期申报、现场核查、器材种类数量统计及招标工作,目前正在陆续协调各街道社区进行安装。”区体育局今年将在全区建设12个体育社区,共铺设地胶636平方米,安装体育器材111件,其中包括跑步机、椭圆机、健身车、综合训练器、乒乓球台等,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。12个体育社区全部建设完成后,将由区体育局设计“体育社区”标牌、使用说明等,在体育社区入口悬挂或安装“体育社区”标牌,统一时间对居民开放。
据了解,为全面推进“全运惠民工程”,构建覆盖范围更大、参与人群更广、服务更加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,区体育局在继续加大社区健身园建设力度的同时逐步向室内延伸,在有场地条件的街道社区建设安装室内健身体育器材,并努力实现全区12个街道体育社区全覆盖。体育社区一般选择社区中心或人口集中、交通便利的地段,便于社区居民就近活动,且易于迅速疏散。根据功能需要与社区服务中心办公区域和其他服务区域相对分开,自成一体。建成后的体育社区功能用房独立使用面积不低于40平方米,并配备1-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健身指导,保证每周不少于5个开放日。(记者 石晓钰 摄影 刘泽瑞 通讯员 刘欣宇)
(责编:费智慧(实习生)、魏炳锋)
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手机人民网
推荐阅读
健身SaaS系统和“人才运营”的有效结合 才能迎合行业高质量发展趋势 健身,saas,健身房,运营
2020-02-11 王峰
5月26日,兰运动海益店大门紧锁。 “兰运动健身俱乐部收费不开业,从去年7月到现在经常关门……”近日,多位市民
2020-02-08 王峰
新华社:宅在家成社会责任
2020-02-06 王峰
西安的岳先生平时工作忙碌,经常熬夜的他变得越来越胖,几天前他在家门口遇见一家健身会所送体验卷,于是一动
2020-02-06 王峰
欣赏顶级赛事、参与健身活动,上海市民用“体育+”的方式欢度国庆假日!
2019-11-12 08:52:40